7月26日至27日,由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11位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隊,來到平陽縣南麂島開展“三服務”活動,并與平陽縣農業農村局與南麂保護區管理局、南麂鎮簽署漁業科技合作協議,旨在為南麂大黃魚養殖產業提供專業技術上的支持。
南麂鎮由52個大小島嶼組成,南麂列島是我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,是我國唯一的一個海島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,享有“碧海仙山”、“貝藻王國”和“海上神農架”等美譽。據南麂鎮大黃魚協會秘書長林利介紹,南麂大黃魚養殖面積達1300余畝,主要集中在新碼頭、馬祖岙、竹嶼三個區域,目前在南麂鎮落戶并建有養殖基地的共有9家企業。
據悉,至2018年,南麂島共有深水網箱150只,淺海圍網20只,年產量達1300噸,產值2.2億;今年上半年,已產大黃魚250萬尾?!澳削浯簏S魚產量這幾年每年都在遞增,但由于海域面積的限制,還存在病蟲害等問題?!绷掷寡?,產量最大化、病蟲害最小化,是養殖戶他們所不能解決的,目前急需技術支持。
據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所長顧宏飛透露,作為公益性省級研究所,早在2008年就和南麂鎮有戰略合作協議,此次活動的開展,是對協議的細化和深化,計劃在漁業產業提升、海洋牧場建設、環境與水產品質量監測檢測方面與南麂鎮深化合作,針對深水網箱大圍網等高投入、高產出的新型養殖模式構建育種、繁育、病害、監測檢測等全產業技術鏈創新機制。今后,將抽調18名專家,建立點對點式應用服務機制,實施分區包片、定人定點定崗,全方位全天候服務漁民。
在現場,專家們聽取了養殖戶近期所遇到的困難,并就養殖戶溫簡挺提出的黃魚生病、蟲害等問題,提出了把新魚苗放置在外海養殖一段時間、控制養殖密度和準備轉場等建議。接下來,南麂大黃魚將按照“可看、可比、可吃、可玩”的標準打造“機械化、體驗式”養殖基地的要求,謀劃海上牧歌田園綜合體項目。屆時,南麂大黃魚養殖基地不僅成為南麂旅游新的景點,也將成為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。
水產人才網